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者走进十堰市桐华幼儿园关爱儿童心理健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2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陈坤)10月3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愈见初心实践队聚焦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需求,来到十堰市桐华幼儿园开展童心守护・快乐成长”主题团辅活动关爱幼儿心理健康。

志愿队通过设计趣味互动游戏、心理引导小课堂等环节,从安全感建立、情绪表达、社交能力培养等维度,为孩子们送去专业心理关怀,让温暖与陪伴浸润童心。

“彩色问好”暖童心,搭建心理安全桥梁。活动开场,志愿队成员手持彩虹色卡片,以“颜色邀约”的方式主动与孩子互动:“拿到黄色卡片的小朋友,愿意和我分享一个小秘密吗?”温柔的语气、亲切的笑容,迅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面对羞涩的孩子,志愿者蹲下身耐心引导,用肢体拥抱、贴纸奖励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该环节不仅帮助孩子快速适应陌生环境,更通过正向互动,让孩子建立“被接纳、被喜爱”的心理认知,为后续心理引导环节筑牢安全基础。

“情绪萝卜蹲”释天性,引导情绪正确表达。在传统“萝卜蹲”游戏基础上,志愿队创新加入“情绪标签”——每个颜色小组对应一种情绪,如“红色开心组”“蓝色平静组”。游戏中,志愿者会引导孩子在蹲下时说出对应情绪的感受,“红色开心组蹲,我现在像吃了糖果一样开心!” 孩子们在欢快的互动中,逐渐学会用语言描述内心情绪。当有孩子因反应慢产生失落情绪时,志愿者及时上前安慰,鼓励其他孩子给予拥抱,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包容,学会正视并接纳负面情绪。

“动物心声猜猜乐”启心智,激发情感共鸣。志愿者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与神态,不仅让孩子猜测动物种类,更引导孩子思考“小动物此刻在想什么”。“小猫喵喵叫,是不是想妈妈了呀?”“小狗摇尾巴,一定是很开心吧!” 通过拟人化的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活动中,志愿者还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孩子,鼓励他们用模仿动物的方式表达自己,帮助其打破心理壁垒,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哥哥姐姐,下次还能陪我们聊心里话吗?”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拉着志愿者的手不舍离去。此次儿童心理关爱志愿活动,不仅为桐华幼儿园的孩子带来专业的心理陪伴,更探索出“游戏化心理引导”的志愿服务新模式。接下来,愈见初心实践队将持续深耕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联合更多专业力量,为孩子们打造“心理防护网”,助力每一颗童心健康绽放。(审稿 黄平